出雲神話軼事|「所造天下大神」尊號由來
- Sho Chang
- 3月23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西元 1333 年,後醍醐天皇胸懷中興王道之志,御駕巡幸到現今鳥取縣東伯耆的船上山附近。同年三月,後醍醐天皇為祈求王道再興,下旨讓時任出雲國造將出雲大社收藏的兩把神劍的其中一把獻給天皇。
三神器是天皇君權天授的象徵。勾玉象徵「魂」,而天神的御魂不可能離開身體,與天皇是一體不二的存在,天皇本身就是勾玉的化身。神鏡從上古時代就一直供奉在伊勢神宮,後醍醐天皇為了戰勝豪族足利氏想擁護登基的光嚴院,需要一個能讓天下人信服他王權正統性的神器。據前出雲國造在著書《出雲大社》中所言,後醍醐天皇要的神器,就是出雲的草薙劍。
於是後醍醐天皇下旨:「神劍敕望之綸旨」,請出雲大社獻上社寶神劍。出雲大社的神劍是一對二把,出雲大社獻出其中一把劍之後,後醍醐天皇也賞賜了自己愛用的琵琶「谷風」作為褒獎,這把琵琶現在仍由出雲大社保存,與御旨並列為重要文化財與國寶。
留下來的這把神劍到了明治時期,才由時任出雲國造、也是近代最重要的出雲信仰宗教家:千家尊福進行考古研究。初步估計,這兩把神劍製法一模一樣,刀鍔到刀身約長二尺三寸五分,劍身沒有篆刻刀銘。
由這個小故事可以知道,出雲大社與皇族的十分緊密,這把神劍更是神聖非常,連後醍醐天皇都要「徵召」來鞏固皇權。每年一月一日,出雲國造會請出這把劍,與所有神職人員一同行禮參拜,祈求國運昌隆、皇權永固,這個儀式稱為「神劍御拜之儀」。
延伸閱讀 祭祀後醍醐天皇之所:《吉野神宮|找到重要的事物,用不屈不饒的勇氣往前邁進》
大國主獲得最高尊號的原因
近來有許多神話研究家,其中包含歷代出雲國造,都試圖找到神話故事背後反映的古代現況。其中花最多心力討論的就是「須佐之男」的真實身份,因為須佐之男便是出雲政權最初的掌權者,在大國主時期來到全盛,直到最後交棒給大和政權為止。現存古神話「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裡,都說須佐之男是海之神、天照大神的弟弟。不過現代學者有另一種看法。
在科學不發達的年代,各種天候異象常被解釋為神蹟,例如前面所提到,八岐大蛇作祟是裴伊川水患的神格化,奇稻田姬的姊姊們被八岐大蛇吞食則象徵了洪水吞噬稻作;著名的天岩戶之隱其實是講日蝕,須佐之男平定八岐大蛇某種程度就是在說治水的過程。因此第八十二代出雲國造認為,須佐之男應為農耕與稻作之神。畢竟,讓洪水平定、讓人們得以繼續有飯可吃,對古代人們來說,就是天大的好事。對他們來說,「國」等同耕地,跟現代社會政治意義上的國土非常不同。
那麼大國主呢?
日本重視血統傳承,父傳子、子傳孫,傳承的不只是血統,更是能力與責任。神話中大國主是須佐之男的子孫,繼承須佐之男的「志」,因此祂也有農耕的神德。大國主除了有「造天下」,也就是幫助農耕順利進行之能力,正妻「須勢理姬」更是他到地下靈魂之國「根之堅州國」所迎娶的女神,有農耕治水之神須佐之男的傳承,加上靈魂之國的女神為妻,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力量都歸屬於他。
當大國主帶著妻子回到地上國後,又是開墾國土、幫助人們耕作,又平定妨礙人們安居樂業的惡神(也或者是流寇土匪等會燒殺擄掠的壞人),創建了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堪稱「上得了人間治國,下得了黃泉管事」。這種種事蹟堆疊起來,終讓大國主獲得「所造天下大神」這種無上尊號。
你很難在其他神道的神祇裡面找到與祂這尊號齊名的神祇。
前國造千家尊統認為,對古代出雲國人來說,真正的創世神其實是大國主,因為祂保障與保護了人們的生活。出雲信仰的人認為,爾後以大和政權主導進行編篡的「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中關於出雲國的片段,也許為了符合天神故事的合理性,對於出雲部分所描述的片段常有缺失,不免就會邏輯互相抵觸。由於史料十分片面,要還原真相大概是不可能了。連理論上擁有最多資料的國造家,也都說得很委婉。
出雲國造曾感嘆:「歷史是由勝者所打造」,其中無奈,可見一般。
這些人上人(貴族們)怎麼想就暫且不論,全日本各地都有出雲信仰的分支與傳說,大國主在古代人民心中的地位,還是不可取代的。
後記
現在很多日本人(包含我遇過的日本同事),他們都曾經說,神道祭儀例如七五三等等,對他們來說與其是「基於深厚信仰上的行為」,比較像是一種生活習慣。如同我們冬至到了就是要吃湯圓,他們許多人更自詡為無神論者。所以當聽到我一個外國人如此勤快,他們都很好奇,問我覺得古事記的故事是否真實存在?
我是務實的浪漫主義者,「浪漫主義」意即我相信有超脫人類智慧的生命存在,否則將需要多少的幸運才能形塑出足以讓我們安居樂業的地球呢?(雖然人類的貪婪正在摧毀這顆美麗的藍星)。「務實」則是我也相信在人們找不到科學證據來解釋不可解狀況時,傾向將之神格化。神話就是古人的科學著作。
所以在熟讀神話後,我移動步伐,走入民俗與歷史的道路。日本很多神社的宮司都是民俗與歷史學的大家,用科學角度檢視神話,撥開古代人們精神世界的內涵與信仰形成的變遷,仍然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對我一個外國人來說,除了史料入手不易得多仰賴日本當地學者的著作之外,另一道障蔽,大概就是著作中多使用的不是現代日文。譬如我手邊這本參考資料,是第八十二代出雲國造千家尊統的著書《出雲大社》於西元 1958 年所作,考量到作者活躍年代所使用的日文,裡面多是快百年前的用語了。
接下來我還是會繼續整理關於出雲信仰和神話源流的資訊出來,寫到此又破2000字了,不知道有哪位同好也一起看到這行,感謝您的閱讀。
Commentaires